海南油价?_海南油价全国领先
1.关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现状与未来策划的研究
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全面分析
关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现状与未来策划的研究
由于受全球性金融风暴影响,导致市场预期及消费者信心下降,专家分析2009年国内汽车市场形势依旧严峻。更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关扩大内需的措施,但若无法将这些措施转化为“刺激消费”,2009年的汽车市场甚至会出现3%~5%的负增长。
专家指出,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进一步向实体经济扩散,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发展主要产生四个方面的影响:外资投资减少、国内投资者信心降低、出口贸易受阻及国内消费者信心不足,特别对后者影响深远。目前就汽车行业来看,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汽车出口市场萎缩,消费者消费信心降低,直接导致国内需求疲软。2008年下半年乘用车销量增速明显减缓,8、9月份出现同比负增长,10月份环比下降3.3%。
根据新华信机构对国内汽车市场消费者影响层面的网络调查数据显示,国内消费信心指数大幅下降,有62.5%的消费者表示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将推迟购车计划。该调查还表明,车市行情不稳定,降价趋势明显,导致消费者持续保持观望态度,持币待购心理增强,纷纷延缓购车计划。在具体购车时间方面,有超过85%的消费者表示不会在年内购车,其中半数以上消费者表示在半年之内不会购买新车,仅有13.0%的消费者表示会在年底前购车,有51.7%的消费者表示车市行情的不稳定直接导致购车计划的延迟。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日趋谨慎,使得微型、小型车市场份额小幅增长。2008年8月份,我国微型、小型车市场份额为20.2%;9月、10月,微型、小型车市份额小幅增加,分别达到23.9%和23.1%。调查表明,经济危机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车型,微型车、小型车购买比例有所增加。经济危机发生前,仅有10.8%的消费者选择购买小型车;经济危机发生之后,这一比例则上升到了21.1%,仅次于紧凑型轿车。
对于即将到来的2009年,消费者对车市前景并不看好,多数消费者持悲观态度,消费信心仍显不足。在该网络调查中,仅有14.1%的消费者坚定认为2009年我国车市将有所增长,有58.4%的消费者认为2009年中国车市将继续低迷,很难扭转颓势。
扩大内需的措施中汽车占比有限
“严重的消费信心不足,将直接导致未来汽车市场面临更严峻形势。”国泰君安资深行业分析师张欣指出,“尽管国家出台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政策措施,但如果不把这种措施转化为实质性的刺激消费手段,那么按照目前的综合形势分析,2009年我国汽车的总量将在890万~920万辆之间,可能呈现3%~5%的负增长局面。”
张欣分析指出,与美国因金融系统出现危机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不同的是,中国经济受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恰恰是由实体经济开始,并可能逐渐转向金融系统。因为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出口的拉动效应极为显著,一旦欧美等经济体需求放缓并陷于衰退,势必对中国经济产生极大的冲击。由此估计,中国经济在2009年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增速放缓的运行态势。
张欣认为,国家已经出台的两年投入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刺激措施,几乎都是建设性的投入,基本属于扩大公共开支范畴,且投入中大约有1500亿~2500亿元将会转化为与汽车业相关的支出,占汽车业年销售额的5%~8%。由于占比不是很高,且要分两年执行,因此对汽车业的直接拉动作用比较有限。鉴于建设性投资中土石方、材料运输量巨大,因此商用车获得的机会比较多,而乘用车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汽车金融难有作为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2月3日召开的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与汽车行业相关的内容是:“积极扩大住房、汽车和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和“发挥保险的保障和融资功能,积极发展三农、住房和汽车消费、健康、养老等保险业务”等。
张欣分析道,回顾2002年汽车行业发生的“井喷”行情,实际上是由银行汽车消费信贷激增所导致的结果,并由此引发汽车业产品结构持续不断调整,乘用车占比逐年提升,直到目前的70%左右。但是由此也导致银行业的相关呆坏账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在国家有关部门对银行业双率指标监管的情况下,最终迫使银行大幅度收缩了对汽车的消费信贷。
此次常务会议提出积极扩大消费信贷,同时还提出积极发展消费保险,应该是汲取了以往的经验,希望通过保险业的介入来化解银行业的部分风险。
张欣觉得需要指出的是,以往银行业的汽车消费信贷余额最高也未突破过1800亿元,目前更是不超过600亿元的水平。面对中国汽车产品的高贬值特征,目前国内银行基本上都在收缩汽车消费信贷的“零售业务”,转而扩大对“集团客户”的服务,因此可以寄希望于银行业对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资金支持上。但是即便如此,由于汽车消费信贷的规模不可能一下子扩大很多,而是要有个逐渐提高的过程,因而总额还是有限的,其占汽车年销售额的比重不会超过5%。
未来用车成本增加的预期对消费者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分析可知,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其用车的总体支出呈增长的态势,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发生改变,同时由于中国乘用车的消费仍然以首次购车为主(占比在80%左右)的情况下,将会大大制约对乘用车的消费。
谈到即将实施的燃油税对用车成本的影响,张欣指出有几方面的问题应引起关注:
第一,此次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是在国际油价持续大幅度走低的背景下作出的,未来如果因欧佩克大幅减产或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恢复,油价重新走高,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仍将有提高的可能。所以,未来消费者用油成本提升乃是大势所趋。
第二,燃油费用只是汽车使用成本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停车费用、道路运行状况等汽车使用环节的因素对消费者的影响也同样直接和明显,今后将会出现“买得起车而用不起车”的尴尬局面。
多重因素影响车市走向
新华信机构的汽车营销解决方案专家郎学红表示,未来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将受制于四大关键因素:宏观经济、产业政策、消费需求以及外部约束。
她分析认为,宏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汽车产品在中国的加速普及,使得更多家庭具备购买私人汽车的能力,但宏观经济的起伏波动对汽车需求,尤其是商用车需求会产生直接影响。从汽车产业政策看,曾起到在市场逐步开放过程中的缓冲和保护作用,而在近5年的发展中,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却缺乏政策的系统、科学、有效地支持。从消费需求的结构性波动看,成为影响汽车行业的又一关键因素;另外,能源、交通、环境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汽车行业的发展,并最终淘汰在规模、技术、环保和能源等方面明显落后的市场参与者。
郎学红就2009年短期的形势分析认为,汽车市场的发展势必会受到冲击。首先,汽车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各国本身受到经济衰退的冲击,消费需求下降;另外,贸易保护主义对本国工业的保护,会使我国其他行业的出口受到较大影响,企业倒闭和利润下降,直接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汽车消费。
其次,虽然国家已经并将陆续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加大投资,从而间接推动汽车消费,但由于政府采购会受到一定限制,股市和房市下跌,居民财产缩水,企业利润下降,经营困难,居民收入减少,如果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则消费需求将面临更大考验,因此汽车对消费的贡献率不会太高。
专家们一致认为,鉴于未来国际汽车业巨头所在国家或地区经济普遍出现衰退,他们很有可能借助本国政府的力量,同时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机会,图谋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进而给中国汽车制造业(包括合资汽车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将是未来汽车消费的潮流:
切都将如你所愿:只要把想象中的车型告诉制造商,一段时间之后,就能拥有全球只此一辆的个性化汽车--
汽车“定制时代”不再遥远
国际汽车分析家认为,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是未来汽车消费的潮流。今后在车市盛行的产品将不再以品牌、车型、价格或是排量区分,而是以功能来加以区别。是妇女车、高龄车、福利车、娱乐车、经理车、休闲车、新生代车,还是极具魅力的怀古车,将成为人们选购汽车的主要甄别项目。上海汽车业也意识到了这种未来倾向。今年以来,个性化的汽车定制被提上议事日程,上海大众率先在生产上引进了可实现定单式生产的FIS系统,该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信息化改造,能让每一辆车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试行一段时间后,FIS系统今后将与销售商、零部件厂商融合起来,真正让用户在卖车时任意开出菜单,装配自己的“爱驹”。
边喝咖啡边等汽车制造
什么叫作“汽车个性化定制”?具体地讲,就是根据每个人各异的私人要求,为客户提供完全个性化定制的汽车产品,做到人人都能买到自己所独有的汽车。丰田汽车公司就曾提出必须根据每一个的“我”,生产出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个性化汽车,就如同各人的家居设计、服装设计那样。
福特负责全球产品预订和生产的总经理安德瑞纳·卡蕾玻提斯说,要做到这一点,改造生产线,让小批量、多品种产品“共线生产”是个基本前提。目前通用、福特、戴-克、日产等公司已经开始应用“柔性模块化共线生产模式”,他们认为,在今后汽车的生产过程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基本的“共性模块”,就是那些客户难以擅自改动的部分,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等汽车主要技术平台。剩下的则是“选择性模块”,以车辆外观和内饰为主,可以根据用户的意见随时更改,并插入“共性模块”生产之中。部件制造完成之后,车辆的最终装配可根据客户要求,在任何符合条件的装配点,甚至是客户家中完成。
目前上海的技术水平当然还未达到这种境界,但上海大众借助ERP、FMS、CIMS等资源计划和生产线控制软件,正在对传统的“刚性生产线”进行改造,让其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具体需求生产特色产品。上海大众一位负责人称,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国际流行的汽车制造模块将被引进,包括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神经系统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等等。若干年后,客户可以在装配现场试一试自己定制的汽车,而一辆汽车方案的确定,可能只需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够了———这些都会成为现实。
驶入信息“快车道”
在进入个性化定制年代里,汽车不仅是在高速公路上奔驰,而且还要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奔驰。
德国奥迪公司和美国科尼尔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高层人士认为,汽车工业将是未来因特网的最大客户。事实上,通用、福特、戴-克等汽车公司,已于2年前联合成立了汽车电子商务网,利用微软和萨伯软件系统公司的网络能力,邀请丰田、日产、雷诺、三菱公司加盟,组成了世界汽车第一网,成为优秀的购物和供货平台。
“定制时代”离不开客户信息传送网络和强大的物流支持。在上海,一个地域性信息反馈网也正在构建中———按照上汽集团打造“全国信息采集和反馈系统”的思路,上汽大众、上海通用将把单一的销售店,全部改造成“销售、维修、配件、信息反馈”为一体的4S店,完善产品客户和潜在用户信息收集渠道,并推行网上订购,为将来的“定制生产”铺设“菜单传送渠道”。有关专家认为,这种信息模式不仅可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还能通过减少在零部件和汽车开发上的大笔费用,使制造商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还能除去不得不举办各种优惠促销或是让利活动去刺激销售之烦恼。
速度是第一位的
伴随着“汽车定制”而来的,还有制造速度新课题。在当前千车一面的汽车市场,早提车晚提车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在“定制式”年代,则代表着对客户要求的完成程度。由此而引起的制造商生产模式的变革,是对企业管理体系和理念的全面提升。从过去的“何时造好何时卖”,逐步走向“顾客何时需要,就何时供应”,客户不再是经营链的终端,而成为起点。上海大众正开始按照“有限时间定制”的流程,对信息、物流、生产、销售、财务及技术等模块重新组合,简单地说,就是加快汽车制造、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速度,以控制产品质量和缩短交货时间为目标构筑新的经营管理体系。在这方面,我们有必要借鉴一下国外先进管理经验。
国际上,至少北美地区9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在“定制式生产模式”方面可谓领先一步。他们认为,制造商应该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提高其供应链、运输及制造环节上。在走过类似上海大众正在摸索的路之后,福特汽车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已将生产和运输一辆福克斯轿车的时间缩减到37天,而且达到了相当的“柔性”程度。
使用同样的方法,通用汽车公司也把新车从装配车间运送到经销商的时间缩短了一周。而三菱公司则缩短了非畅销车在港口的滞留时间,从而可以每年节省1亿美元的成本。克莱斯勒集团也把新车从工厂到消费者的运输时间减少到30到35天,比过去提高了20%。这些巨大的进步都得益于汽车制造和供应链从“订单处理化模式”向“信息征求化模式”的转变。
随着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的发展,汽车制造商将把主动权移交到客户手中。据调查,到2010年,有21%的美国新车购买将通过“定制式”方式完成。而在上海,到那个时候,个性化汽车或许也将在街头出现。
希望解决LZ问题~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全面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全面分析!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经过前几年的缓慢
启动,新车型源源不断进入市场,以及各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扶
助政策和激励措施也大力促进了电动汽车的销售,2015年销量
骤增至54.9万辆。在全球电动汽车发展较好的主要国家中,中
国进步最大,2015年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挪威、英国、日
本、法国、德国位列其后。
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已经发展至第三个阶段,2009-2012
年为第一阶段,国家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
广工程,选取25个城市进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通过给予
购车补贴等形式推进新能源汽车购买和使用,该阶段处于产业酝
酿期。
2013-2015年为第二阶段,财政部等四部委于2013年9月联合
发布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确立
39个城市(群)总共88个城市为示范城市,总计推广目标扩大
到33万辆。国际上把“1%”看成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的一个拐
点,一旦突破1%的比例,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这个突破点在2015年11月实现,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占整个汽
车市场累计产量的1.26%。
2016-2020年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第三阶段,规划2020年新能源
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该阶段中央补贴范围扩大至全国。
从十三五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起步阶段进入加速阶段。
整体来看,目前驱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依赖于政策红利。2014
~2015年,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地
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支持政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支持政策开始由示范城市范围内的车辆购置补贴政策为主,扩展
为包括全国范围内的车辆购置税减免、政府及公共机构采购、扶
持性电价、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等全方位立体化政策扶持体系,
对于稳定企业政策预期和稳定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7.9万辆,同
比增长4倍。新能源乘用车生产20.64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
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2.7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来用车生产
6.36万辆,同比增长2.8倍。
尽管新能源乘用车在2015年实现了高速增长,但纯电动商用车的
增长更为迅猛,不仅电动物流车快速崛起,再加上2016年国家政
策对中巴车(6-8米)补贴的调整,从每辆补贴30万的标准调整为
按照单位载质量能耗进行补贴,力度下降导致车企加紧2015年大
幅提升产销量。因此在产量分布上拉低了新能源乘用车份额,
2015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占比为55%,低于2014年的65%。
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分析:2015年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
全年纯电动乘用车产量突破14万辆,达到历史最高值。2014、
2015连续两年同比增长近3倍。
2015年全年纯电动乘用车14.28万辆的产量略低于纯电动商用车
的14.8万辆,占比38%。累计来看,2013-2015年纯电动乘用
车生产19.01万辆,占总量48.1万辆的40%。
2013至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占比分别为53%、45%、38%,占
比逐渐走低。动态来看,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同比增长速度(3倍
)落后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增长速度(4倍)。
从月度产量走势来看,前11月纯电动乘用车产量走势基本与总产量
走势基本保持一致。从8月开始,连续4月呈现高速增长趋势,继9
月产量超过去年最高月度产量最高值(1.2万辆),在10、11月连
续两个月,纯电动乘用车不断刷新月度产量纪录。11月纯电动乘用
车产量达3万辆,同比增长7倍。而在12月纯电动乘用车产量下滑至
2.57万辆,减产近5000辆。
插电式混动乘用车2015年增速远落后于2014年22倍的同比增速,
主要因为2013年产量基数较小,2014年实现跨越式增长。2015
年新上市的车型仅有比亚迪唐、华晨宝马530Le、沃尔沃S60l插
电式3款,所有在售的插电式乘用车仅6款,但仍实现了同比三倍的
高速增长。
2013-2015年,39个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区域)累计推广应
用新能源汽车总量达到38.3万辆,超出33万辆的推广目标。但从
分布情况来看,只有43.6%的城市完成上报目标。现阶段新能源汽
车推广的主要市场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二线城市,这些城市面
临节能减排的压力更大,新能源汽车配套政策落地快,在财政补贴、
牌照资源等方面的优惠力度大。
从分布车型来看,2013年至2015年10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推
广139396辆,占总推广量68%。其中,纯电动乘用车推广9162
7辆,占比45%,插电式乘用车推广47769辆,占比23%。
从推广领域来看,私人领域累计推广91792辆,占总量45%,公共
领域推广113409辆,占55%。私人领域、租赁用车、出租车、公
务车四个领域主要应用的车型为乘用车,结合推广车型分布数量来
看,这四个领域的推广量与新能源乘用车推广量相吻合,可以分析
得出:新能源乘用车在私人领域占比最大,约为66%,其次是租赁
用车领域,约占23%。出租车占比约5%,公务车占比约6%。
根据2015年产量,列出前十家车企排行如下,前六名排位与2014
年保持一致。比亚迪以5.89万辆排名第一,连续两年占据冠军位置。
此外吉利、众泰(湖南江南)、北汽、上汽、江淮、奇瑞一直是产
销排名靠前的企业。2015年新增进入前10榜的企业有江铃和力帆,
主要通过小型、低价电动汽车的投放快速打开市场。
细分车型技术路线来看,在纯电动汽车领域,2015年吉利以5.01
万辆产量位居榜首,远领先第二名众泰(湖南江南)的2.6万辆。
北汽新能源以1.74万辆排名第三,比亚迪1.1万辆排名第五,江淮
以1.02万辆排名第五。
中国市场上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并不多,截至2015年底仅有五个
品牌6款车型在售。其中,比亚迪以4.78万辆占据最大份额,继
2014年比亚迪秦上市引发市场追捧后,2015年6月推出的插电式
车型唐也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据统计,2015年所有在产的新能源乘用车一共有66款,从车型级
别分布来看,A级车数量最多,以19款产品占比达32%,紧接着是
A00级电动车,共17款产品。
整体来看,A00级、A0级、A级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占据主体地
位,共38款车型,数量占比84%,2015年生产13.84万辆,产量
占比达85%。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在车型上具有小型化、紧凑的特点,
B级、C级等其他车型还不够丰富,产量占比也较低。
纯电动车型的小型化趋势更加突出,A00级、A0级新能源乘用车全
部采用纯电动技术路线。纯电动B级、C级以上的车型很少,产量占
比仅5%。大型豪华纯电动汽车需要装载的电池更多,耗电量较大,
对技术性能、品质等方面要求更高。相比之下,小型电动汽车更容易
形成产业优势。
目前在产的插电式乘用车都是从A级车起步,车型虽然不多,但从轿
车到SUV、中高端都有覆盖。接近燃油车的便利性使得插电式乘用车
更容易发展出丰富车型规格。
现阶段(2013-2015年)新能源乘用车根据纯电动续航里程R(工
况法)进行补贴,其中纯电动乘用车补贴分为三类标准,按这三档续
航里程范围对目前在产的纯电动乘用车进行分类。(部分车型有多个
动力版本,分别按不同的续航里程列入分类统计,工况续航里程参照
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目录数值。)
80≤R<150km续航的康迪K10、康迪K11、知豆H1主要作为租赁
车型投放,产量占该区间96.5%,对私销售的力帆330EV、荣威
E50所占比例很小,续航低于150km的电动汽车在私人市场的份额
很小,较难覆盖用户出行需求。
康迪K系列、知豆系列都推出了面向私人市场更高续航里程的车型,
并且从2016年起,纯电动乘用车补贴标准对续航里程的要求提高至
100km及以上,受补贴调整影响,上述三款续航约80km的车型都
将不再生产。力帆330EV还有一款续航里程为160km的版本,作为
主推车型版本,产量达3305辆。上汽荣威E50将于2016年推出升级
款,续航里程达到170km,目前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升级款。由此
来看,80≤R<150km区间的车型越来越少,主销纯电动乘用车的
续航里程都将从150km起步。
150≤R<250km区间的纯电动车型最多,共31款,累计生产11.4
万辆,占比80.1%。由于本区间内补贴从150km起,60%以上的车
型都照此限度设计续航能力。
目前国产电动乘用车中,续航里程最长的是比亚迪E6400型,达400
km,老款e6续航里程也能到达322km。2015年之前,续航里程超
过250km的车型非常少。随着电池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车企
推出长续航里程的车型,包括北汽EU260、吉利帝豪EV等,并且补
贴后的价格做到15万元以内,性价比较高。
总结与展望:全球范围来看,2015年电动汽车在发展路上遇到了
一定的阻力,例如油价下跌带来影响,但对电动汽车发展总体影响
不大。在2016年,尽管油价低迷,但欧洲对汽油苛以重税,这意味
着油价暴跌对汽油车成本的下行影响有限。行驶里程增加、电池价
格降低以及税收和其他优惠政策,加上大众对电动汽车更加熟悉,
都将继续推动电动汽车销量的增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